关于科比·布莱恩特高阶数据显示不那么亮眼这件事,其实好多篮球迷心里都犯嘀咕,是不是那些数据模型专门跟科比过不去?今天咱就好好聊一下这里边的门道儿,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背后的原因复杂着
比赛风格与数据模型的碰撞
科比打球那叫一个有特点,专爱投那些难度超高的球,越是关键时刻越敢出手,可这些在数据模型眼里,常常就被当成“低效操作”了。就好像他那些高难度后仰跳投,看着那叫一个帅,能点燃全场气氛,但模型一看命中率,就觉得不咋地。
他职业生涯真实命中率55.0%,跟同时代的诺维茨基57.7%比起来,还有现代的库里62.6%,确实是低了一些。而且他投了好多中距离,效率也就46%左右,模型觉得那地儿投篮不划算,可实际上那些球往往能打破对手的防守,让球队进攻活起来。
效率计算方式的偏差问题
PER这些指标特别看重命中率,科比在这方面确实不占优势。他总爱挑战高难度,不像有些球员专挑容易的球投,那命中率自然就上去了。
他投的那些中距离,在数据模型里就是低效区域,可在真实的比赛里,对手把禁区守得跟铁桶似的,也就中距离还有机会,这些球的价值不是数据能直接体现出来的。你想,比赛打得胶着的时候NBA直播吧,就指着这些球得分
组织贡献被数据低估了
科比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控卫,可他吸引防守的能力超强,对手经常包夹他,这样队友就有了空位机会,这种贡献光看助攻率根本看不出来。
就说2005 - 06赛季,他的队友帕克、米姆这些人,在他身边打球命中率都提高了不少,可队友效率高了,反而把科比的高阶数据拉低了,比如BPM里的TmTS差值项就受影响了,这上哪儿说理去。
防守强度跟前的不公平对比
科比打球那时候,防守规则跟现在不一样,对手对他可不留情面,动不动就包夹,还派顶级外线防守人盯着他。他得分多难,得突破好几道防线才行。
现在的球员就不一样了,防守规则改了,像Hand - checking就不让用了,再加上球队都打空间型阵容,得分相对容易,效率自然就高,这么一比,科比在数据上就显得吃亏了。
高阶数据本身的算法缺陷
拿BPM来说,这公式就有偏好,喜欢那种面板数据全面的球员,像威斯布鲁克2016 - 17赛季场均三双,BPM一下就上去了。可科比,总把简单的机会让给队友,自己专挑难的打,数据肯定吃亏。而且BPM对控卫还有位置系数影响,科比明明是得分后卫,却要干部分组织的活儿,算法这么一搞,就更不待见他了。
不可量化的比赛影响力
其实科比的好多价值,高阶数据根本算不出来。就说关键球能力,他生涯多少次绝杀,还有2006年对猛龙拿81分,这对球队士气提升多大,可数据模型就把这些当成普通得分。防守端也一样,他12次入选最佳防守阵容,可DBPM这些数据因为算法问题,有时候还显示负的,根本反映不出他的真实防守贡献。
样本与评价体系的偏差影响
科比打了20年球,生涯那么长,中间还有伤病期,像跟腱断裂后状态肯定受影响,这些数据都算进整体统计里了;而高阶数据更喜欢那种巅峰期集中、效率又稳定的球员,比如乔丹,这样一比,科比的数据波动就更明显了。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一个球员?是只看冰冷的数据,还是要结合他在球场上那些实实在在的贡献?
标签:科比·布莱恩特 高阶数据 比赛风格08月16日男篮亚洲杯半决赛 中国男篮vs新西兰男篮 全场录像
08月16日CBA夏季联赛库尔勒站 山西vs广东 全场录像
08月16日全运女篮资格赛 四川女篮vs黑龙江女篮 全场录像
男篮非锦赛小组赛 尼日利亚男篮vs突尼斯男篮 全场录像
WNBA常规赛 拉斯维加斯王牌vs菲尼克斯水星 全场录像
WNBA常规赛 西雅图风暴vs亚特兰大梦想 全场录像
WNBA常规赛 金州女武神vs芝加哥天空 全场录像
WNBA常规赛 洛杉矶火花vs达拉斯飞翼 全场录像
WNBA常规赛 华盛顿神秘人vs印第安纳狂热 全场录像
男篮非锦赛小组赛 卢旺达男篮vs民主刚果男篮 全场录像
男篮非锦赛小组赛 喀麦隆男篮vs马达加斯加男篮 全场录像
08月15日NBL常规赛 盐南苏科雄狮vs长沙勇胜 全场录像